血友病是一组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对于需要接受手术等有创操作的血友病患者,麻醉管理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医院的麻醉医生,深刻理解血友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并掌握相应的麻醉处理要点至关重要。
血友病主要分为血友病 A 和血友病 B,分别是凝血因子Ⅷ和Ⅸ缺乏,这两种凝血因子在凝血瀑布级联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缺乏它们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创伤就可能引发出血不止,严重时可出现自发性出血,在麻醉过程中,任何穿刺操作、手术切口以及气管插管等都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对于血友病患者进行麻醉前评估,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包括出血频率、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等,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如凝血因子活性测定、血小板功能检测等,对于准确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必不可少,还需评估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否存在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因长期出血导致的并发症。
在麻醉实施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局部麻醉适用于一些短小、简单的手术,可减少全身用药对凝血系统的干扰,对于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诱导和维持过程要平稳,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或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气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口腔、咽喉部黏膜损伤出血。
术中密切监测至关重要,除了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外,还应重点关注凝血指标的变化,根据手术进展和患者出血情况及时调整凝血因子的补充剂量,维持适当的血压和心率,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手术创面出血,要注意保持患者体温正常,低温会影响凝血功能。
术后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继续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生命体征,确保伤口无渗血、出血等情况,给予患者充分的镇痛,避免因疼痛引起的躁动而导致伤口再次出血,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
对于血友病患者的麻醉管理,需要麻醉医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麻醉前的全面评估到术中的精细操作和术后的密切监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安全和预后,只有充分认识血友病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麻醉管理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血友病患者手术等有创操作的顺利进行,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能够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发表评论
血友病患者在麻醉管理中需特别关注凝血功能,精准调控抗凝措施与药物剂量以保障手术安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