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这一悄然侵袭心脏的疾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它犹如一颗隐匿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在需要进行手术等医疗操作时,麻醉环节更是充满了挑战与风险。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多种因素可引发心肌炎,常见的如病毒感染,像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病毒入侵心肌后,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者通过引发机体免疫反应间接损伤心肌,细菌、真菌、螺旋体等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毒、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心肌炎的导火索。
对于心肌炎患者,心脏功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心肌细胞受损,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在麻醉诱导期,患者可能因心肌应激性改变而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心室颤动,危及生命,由于心肌收缩力不足,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也发生改变,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容易在体内蓄积,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在麻醉维持阶段,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至关重要,过浅的麻醉可能导致患者术中知晓,引发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而过深的麻醉则可能抑制呼吸和循环功能,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进一步损害心脏功能,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刺激,如牵拉、挤压等,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使原本已受损的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为了保障心肌炎患者麻醉的安全,术前详细评估病情是关键,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检查结果,准确判断心肌受损程度和心脏功能状态,对于存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需积极进行治疗和纠正,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在麻醉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方法尤为重要,应尽量选择对心肌抑制作用小、代谢快、副作用少的药物,加强术中监测,实时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电图、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心率过快或过慢,也是确保麻醉安全的重要环节。
心肌炎患者的麻醉是一场与风险的较量,麻醉医生需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全面评估病情,精心选择麻醉方案,密切监测术中情况,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患者顺利度过手术难关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心肌炎患者麻醉需谨慎,风险高但可防可控。
心肌炎患者麻醉需谨慎,风险高但可防可控。
心肌炎患者麻醉需谨慎,风险高但可管理,通过精准评估与个性化方案制定能有效降低并发症。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