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麻醉医生肩负着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重任,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这一常见病症,却常常给麻醉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和潜在风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看似平常的疾病,在麻醉过程中却可能引发严重问题。
感染导致的气道黏膜充血、水肿,会使气道内径变窄,这对于麻醉诱导时的气管插管操作增加了难度,可能导致插管困难,甚至无法顺利插入气管,进而影响患者的通气和氧供,危及生命,水肿的气道黏膜在插管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损伤,引发术后气道并发症,如喉头水肿、气道痉挛等。
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患者的咳嗽反射往往较为活跃,在麻醉状态下,咳嗽反射一旦触发,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误吸不仅会引起吸入性肺炎,还可能造成气道梗阻,引发窒息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感染引发的发热会使患者代谢率升高,增加心脏负担,麻醉过程中,原本就需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此时心脏面临额外的压力,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面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麻醉医生该如何应对呢?
术前详细评估至关重要,对于存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要全面了解感染的严重程度、病程、目前症状控制情况等,应推迟择期手术,待感染症状基本缓解,如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再考虑手术麻醉。
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在积极控制感染症状的同时,要充分做好气道管理和麻醉监测准备,如加强气道湿化,降低气道黏膜损伤风险;采用合适的诱导方法,确保气管插管的顺利进行;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麻醉安全密切相关,麻醉医生需高度重视,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精准的麻醉管理和积极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因感染带来的麻醉风险,保障患者手术麻醉过程的安全与顺利,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麻醉需谨慎,避免呼吸道并发症风险。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