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麻醉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医院的麻醉医生,深刻理解并妥善处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麻醉问题至关重要。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具有高反应性,在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过程中,任何轻微的刺激都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导致气道阻力增加、通气困难,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术前对患者哮喘病情的准确评估是麻醉成功的关键第一步,详细了解患者哮喘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诱发因素以及当前的治疗方案等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麻醉计划。
在麻醉诱导阶段,应避免使用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如硫喷妥钠等,可选择对气道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药物,如丙泊酚等,应给予充分的氧预充,以提高患者的氧储备,降低诱导过程中低氧血症的风险,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动作要轻柔、迅速,尽量减少对气道的刺激。
麻醉维持期间,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至关重要,过浅的麻醉可能导致患者术中知晓,引发应激反应,进而诱发支气管痉挛;而过深的麻醉则可能抑制呼吸,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可采用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要确保气道的湿化和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避免气道梗阻。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是麻醉管理的核心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压力等参数,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足够的分钟通气量和氧供,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在麻醉苏醒阶段,要确保患者完全清醒,咳嗽反射恢复良好后再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前可给予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以降低气道反应性,减少拔管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风险,拔管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麻醉管理需要麻醉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精心选择麻醉药物和方法、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才能确保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安全,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风险,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发表评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麻醉需谨慎,注重快速诱导、低浓度氧供与呼吸监测。
支气管哮喘患者麻醉需谨慎,确保快速响应与气道保护。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