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麻醉科,每天我都能见证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感受到患者对无痛世界的渴望与对未知的恐惧,有时,我会在手术室外,看着患者家属们焦急而期待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羡慕——羡慕他们还能在手术室外等待,而自己却要深入那片未知的手术世界,承担起守护生命安全的重任。
这份“羡慕”并非简单的情绪波动,它提醒我,作为麻醉医生,我的职责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准操作,更是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我羡慕患者家属的“正常”,是因为我深知,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环境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每一次麻醉前,我都会用最温柔的话语、最坚定的眼神,给予他们信心和安全感,让他们知道,在追求健康之路上,他们并不孤单。
这种“羡慕”转化为动力,让我更加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我学会了在技术之外,用同理心去感受患者的情绪波动,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搭建起通往康复的桥梁,因为我知道,只有当医者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时,那份“羡慕”才会转化为医患间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桥梁,共同跨越病痛的难关。
发表评论
医者与患者的心理平衡,在于理解背后的不易——羡慕中寻找共情。
添加新评论